血常规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
《血常规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常规质量控制培训课件.ppt(20页珍藏版)》请在悦读文库上搜索。
血常规质量控制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从临床医生开单开始至实验完成检验,包括登记和发出检验报告单全过程中一系列实验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分析前质量管理、分析中质量管理和分析后质量管理2血常规质量控制一、分析前质量管理1.操作人员上岗培训: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对仪器原理、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细胞直方图分析、异常报警含义、引起实验误差因素及仪器维护有充分了解2.仪器的安装和校正:仪器安放于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实验台稳固,工作环境清洁,注意通风、防潮、防止日光直射安装完成后或每次维修后,对仪器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及时做好仪器的校正和管理工作3血常规质量控制3.标本的采集和贮存:一般要求抗凝静脉血,尽可能不用末梢血推荐用EDTA-K2抗凝抗凝血标本室温下WBC、RBC、PLT可稳定24h,白细胞分类可稳定6-8h,血红蛋白可稳定数日,但2h后粒细胞形态即有变化,应及早推片镜检4.注意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运动、吸烟等对Hb、WBC和PLT均有一定影响,每日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也有一定差别4血常规质量控制二、分析中质量管理:1试剂的合理使用:原则上使用原仪器配套试剂。
但国内开发出经过原装试剂严格对照,并经科学鉴定认可的试剂也是可以使用的注意试剂保存时间、保存温度2标本要求:血样符合要求,采血管清洁,血液混匀,无凝块、无溶血3做好室内质控:每日开机后先做室内质控,看仪器各项参数的测定值是否在X2s以内,符合要求后再做病人标本对于失控应按质量控制程序处理,仪器质量控制当天的情况进行逐一登记5血常规质量控制4注意仪器得堵孔和半堵孔现象,并及时处理常见堵孔原因:采血时用棉花擦吸管,纤维混入采血过浅,凝块形成蛋白堵塞孔道标本落入灰尘使用后冲洗不够,停机时间长试剂结晶堵口血液未混匀,有凝块6血常规质量控制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血小板聚集:致血小板计数过低,直方图右移,但不与横坐标重合,不显示MPV值小红细胞或红细胞碎片:溶血病人或红细胞碎片干扰血小板计数,直方图右移并抬高,不显示MPV处理办法:涂片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和有核红手工计数血小板8血常规质量控制三、分析后质量管理:1根据直方图及参数变化确定白细胞分类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溶血不完全、有核红、血小板聚集)2根据直方图及参数变化判断白细胞计数时是否受到其他因素干扰:不完全溶血、有核红、血小板聚集。
3分析实验结果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如RBC、HCT与MCV,Hb、HCT与MCHC,RBC与MCH之间,RDW与涂片红细胞形态变化具有相关性9血常规质量控制4对病人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分析异常结果是否可从临床角度加以解释,或是否与其它实验参数相关5定期征求临床人员对本室结果的评价临床医师对实试验数据的评价是质控重要环节双方需加强沟通及时纠正法规潜在引起实验偏差的趋势,不断改进工作当实验结果与临床医师判断不一致时,有时是病情变化,请不要忽视检验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便于临床医师沟通和有效分析实验结果四、对一些异常结果的处理 1、出现哪些结果需要镜检?10血常规质量控制编号参数复检条件复检要求1新生儿首次检测标本浏览血片2*WBC(109/L)首次结果30.0浏览血片3*PLT(109/L)首次结果1 000浏览血片4Hb(g/L)首次结果200浏览血片,注意细胞形态5MCV(fl)24 h内标本的首次结果105fl(成人)浏览血片,注意细胞形态6MCHC(g/L)参考范围上限20;300,同时MCV正常或升高检查标本是否有脂血、溶血、RBC凝集及球形红细胞;寻找可能因静脉输液污染或其他原因。
浏览血片,注意细胞形态7RDW-CV(%)首次结果22浏览血片,注意细胞形态8无分类结果或分类结果不全任何时候浏览血片,手工分类9*中性粒细胞值首次结果20.0浏览血片10*淋巴细胞值首次结果5.0(成人)浏览血片11*嗜酸粒细胞值首次结果2.0浏览血片12*嗜碱粒细胞值首次结果0.5浏览血片13*异常细胞提示浏览血片 注意提示内容血常规镜检标准11血常规质量控制(1)良好的涂片和染色(2)合适的读片位置:红细胞相接排列但很少重叠(3)红细胞形态分析2、显微镜复检方法和注意事项12血常规质量控制3、白细胞分析白细胞数量评估uWBC 4.0-7.0 x109/L:2-4白细胞/hpf uWBC 7.0-10.0 x109/L:4-6白细胞/hpfuWBC 10.0-13.0 x109/L:6-10白细胞/hpfuWBC 13.0-18.0 x109/L:10-12白细胞/hpf分类计数的白细胞数量WBC 1.0 x109/L-30.0 x109/L:计数100个白细胞uWBC 30.0 x109/L:计数200个白细胞uWBC 0.5x109/L-1.0 x109/L:计数1020个白细胞uWBC 0.5x109/L:不进行显微镜计数白细胞总数过低,不再分类,浏览血片结果符合。
13血常规质量控制4血小板形态分析和数量判断,有无凝聚u1个血小板/油镜读片视野 10 x109/Lu如果数量判断结果与仪器计数结果差距较大,需复检仪器结果或进行血小板人工显微镜计数u血小板计数减低,显微镜见聚集存在时,需要重新采集标本测定标本持续凝集,要用枸橼酸钠抗凝重新测定5疑难血片和特殊病例应请上级主管复查14血常规质量控制(1)白细胞形态分析和分类计数浏览血片,未见异常白细胞形态异常时,报告分类计数结果及形态的描述(2)红细胞形态未见异常异常时注明何种异常如小细胞、低色素、大细胞、疟原虫等(3)血小板形态和数量u有无血小板聚集u大或小血小板增多u估计数量与实际数量相差较多时,报手工计数结果6、血细胞镜检后报告方式15血常规质量控制7、血常规危急值(1)WBC:1.0或40.0109L(2)Hb:50(消化科 60、血液科 30)g L(3)plt:50(血液科 10)109L临床上遇到危急值应及时报告给临床,与临床大夫多沟通,遇有与临床不符时及时查找因,看标本是否有凝块、是否输液采血等,或者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以便复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更好的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16血常规质量控制 就本次血常规检测简单总结如下:1.试剂 大多单位仪器和试剂都是配套的,也有混用的,关键结果是否准确,溶血剂过期失效,会造成Hb结果偏低,稀释液长期用不完会造成plt升高。
试剂最好在有效期内使用2.仪器(1)仪器长时间没能进行调试和校准调试和校准完做质控合格后方可使用17血常规质量控制(2).定期维护保养,血细胞计数仪要定期做管路清洗,看光路比色池是否结晶,应让仪器厂家工程师处理3).仪器每天开机后都要做一次空白,看结果是否在测试范围内,每天做室内质控,合格后才能做标本质控品价格高,保存期短,标本量少的单位可能很难做到天天做质控,最好的办法是定期到市医院或其他医院做一下室间比对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3.操作人员、手法18血常规质量控制 血常规预稀释(1)严格按操作规程采血2)稀释液和采血量都要准确3)血液往稀释液中加入时,先将血液缓慢打入管底部,再用上清稀释液冲洗吸管数次,加血和冲洗过程都要慢,否则管壁残留血液很多,造成结果偏低全血(1)尽量采用全血,减少人为误差标本采集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有细小凝块影响检测结果2)标本采集后应充分混匀3)采完血后尽早检测19血常规质量控制20血常规质量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常规 质量 控制 培训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