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
《龙泉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161页珍藏版)》请在悦读文库上搜索。
■ 说明■ 专题龙泉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龙泉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九月 上篇第一章 规划 总则一、宏观政策背景(一)1、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实施“两创”发展战略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求,推进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关键为深入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一届浙江省委在十二届二次全会上明确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总战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不断增强全省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全民创业型社会和全面创新型省份,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浙江,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2、浙江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乡规划、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具体要求: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坚持把城市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按照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要求,龙泉市域发展应改变过去“重城镇轻乡村、重产业轻环境”的不足,从市域城乡统筹和资源合理利用角度出发进行城乡空间的统筹布局,实现市域城乡协调以及城镇与环境的有机融合我们相信,坚持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适合龙泉未来发展的优选战略三)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努力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等十个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全面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前列四)4、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统筹城乡规划为适应国家与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与转变,城市规划编制观念也酝酿着重大变化,改变过去只管城不管乡的规划观念,建立城乡规划全覆盖的新理念浙江省制定的《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成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投入等战略举措的重要指导纲领五)5、5、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为“集约型”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打造浙江绿谷二、地方发展背景(一)1、培育中心城市龙泉市贯彻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三大发展战略,强化中心城区建设,加快壮大中心城区综合实力,推动人口和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使其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二)2、实施人口“内聚外迁”计划实施内聚外迁工程,使高山远山、重点库区、自然灾害频发区和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农村人口迁移,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区、高速公路沿线集镇集聚,推进农村劳务输出的步伐,建设安置小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3、高速公路建设加速经济发展丽龙庆高速公路的开通,打破了龙泉历史上形成的交通瓶颈,将改善全市尤其是沿线乡镇交通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加速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带和经济发展带的建设,从而带动龙泉社会经济发展三、相关规划解读(一)《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1、对龙泉市的要求全省实现“三带三圈一群两区”的区域发展总战略,将11个地市、58个县市、镇纳入城镇群网络,形成“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龙泉市地处“城镇点状发展地区”,需从分散低效向集聚与集约转型应充分依托金衢丽城镇群、“金华-义乌”都市区和丽水中心城市,强化市域中心城区的集聚发展,落实交通等设施通道,凸显自身的特色资源同时龙泉地处瓯江温溪江上游地区,“凤阳山-百山祖生态保护区在龙泉境内,应重点建设生态公益林,加强水土治理和流域防洪工作,与丽水市区、缙云、松阳、遂昌、云和、庆元等县市共同开发流域的农林资源、水电资源和旅游资源图1-2 浙江省产业空间布局图图1-1 浙江省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2.衔接要点(1)发展特色经济,借力发展(2)保护瓯江流域生态环境从省域层面,协同周边县市,共同开发瓯江上游流域的农林资源、水电资源和旅游资源,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二)《丽水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对龙泉市的要求丽水市域规划形成“一心、三带、多点”的空间发展结构,沿金温铁路和其他条高速公路山区谷地和盆地成串珠状进行布局,总体上形成“一个中心城市、三个城镇发展带和多点分布的城镇网络”龙泉市中心城区应依托丽龙高速公路,加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做大做强五金空调汽配、竹木制品、青瓷宝剑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培育竹业、茶叶两大农业主导产业,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把龙泉建设成为浙闽赣交界地区重要的工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人居环境优良的山水旅游城市2、衔接要点(1)加强与丽水联系,考虑区域整体发展2)发展特色工业,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人居环境优良的山水旅游城市图1-3 丽水市域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1-4 丽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3、《龙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城市性质上版城市总体规划,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在市域城镇化发展、城镇布局及中心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确定城市性质为“浙闽交界地区重要的工贸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人居环境优良的山水旅游城市”2)城市规模预测全市域城镇化水平,2010年为51%,2020年为73%。
至2020年,形成一个中心城市、 三个中心镇和六个一般镇的城镇格局,中心城市人口规模2010年为10万人,2020年为16万人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近期990.0公顷,人均99.0平方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远期1593.1公顷,人均99.6平方米3)用地发展方向选择龙泉市区四面环山,龙泉溪自西向东蜿蜒穿流市区,溪两岸一般为逐渐上升的二级阶地,地面高程在黄海基面194-200米之间,属龙泉溪河谷地带山间盆地根据用地发展条件评析,确定城市用地向东南方向发展为主,向西南方向发展为辅4)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为:“一轴三片七单元”,形成开放式、生态化的山水城市一轴:即由河流(龙泉溪)及沿河绿地构成贯穿城区南北东西的生态景观轴,成为城市的绿色走廊和开放空间,并成为分隔城市片区的隔离带三片:即市区由三片区组成,包括龙泉主城片(龙渊新城、龙渊老城、水南单元);城西片(河村单元、宏山单元);大沙片(大沙北单元、大沙南单元)七单元:即三个片区各有二至三个单元,通过生态隔离绿地、主要道路进行划分,单元间以主干路加以联系,使几个单元形成分合有致的整体开放型:即空间结构具有开放式的特征,对自然环境是开放的,各个片区之间有分工,又相互协作,用地总量、用地性质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具有很大的弹性。
生态化:即城市建设用地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河流水面、绿色产业区与城市外围的山林、防护林带楔入城市,与城市内部森林公园、公共绿地、水域组合成一个水系与绿化网络,形成点、线、面、环、网相结合的开放式的复合生态系统,形成生态绿洲城市山水城市:即融合独特的、宝贵的自然山水资源、依山傍水、山环水抱,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形成名副其实的山水城市4、《浙江省龙泉市市域村庄布局规划》该规划以全面推进农村的小康社会建设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的,以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对全市域村庄布局进行了统一安排,明确了中心村和基层村两级村庄的布点和村庄规模,对实行萎缩性管理的村庄,提出了迁并去向的调整方案提出了加强中心村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把中心村建成农村新社区的建设目标5、《龙泉市人口内聚外迁总体规划》2005年4月,市政府以实施高山远山地区、重点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农民的下山脱贫任务为主线,实现人口的内聚外迁提出了依托城镇、中心镇、中心村和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下山脱贫小区,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规划方案6、丽龙庆高速公路沿线八都镇、安仁镇等七乡镇总体规划规划包括乡镇域村镇体系、镇区建设规划两部分。
对镇区发展规模、性质和布局,村庄布局、规模及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提出了至2020年的发展设想7、《龙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修编中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了保护基本农田,合理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的思想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对城镇建设用地规模进行了分析本规划将与之相衔接,提出建设用地规模方案四、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一)1、规划期限本轮县(市)域总体规划的编制期限为2006~2020年,按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相关规定,并考虑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持一致,确定规划期限如下:近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另外,远景考虑未来30-50年二)2、规划范围龙泉市市域行政区范围,总面积3044.839.883044.8平方千米五、规划理念与规划原则(一)1、规划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突出 “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三个主题理念,坚定不移地“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高质量发展。
针对龙泉市域及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坚持以下规划理念:1、(1)突出市域整体统筹发展——统筹发展理念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强调城市是区域的一部分,强调区域的整体发展与区域协作,从区域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和统筹安排龙泉市域的总体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空间发展战略、城乡建设用地、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对外交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并在空间上给予落实2)2、突出市域功能要素集聚——集约发展理念充分发挥龙泉的生态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突出自身发展的优势条件,积极培育特色产业与创新产业,提高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提升市域综合发展的区域竞争力3)3、突出协调管制和资源保护——和谐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泉市 总体规划 2006 2020
